達斯:美國產業競爭力不足、不是靠關稅就能夠解決
(2025/07/11 14:56:08)

MoneyDJ新聞 2025-07-11 14:54:31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知名財經書籍作家達斯(Satyajit Das)週四(7月10日)在日經亞洲評論撰文指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無法達成將產業和高薪職位帶回美國的目標,因為美國競爭力正面臨產業結構、低儲蓄與投資以及工人平均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等不利因素,這些不是透過關稅就能夠解決。

達斯表示,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升至1930年代以來新高,但美國經濟已從基礎製造業轉型至服務業、目前正面臨技術勞工短缺挑戰,美國興建中的晶圓廠被迫使用海外勞工,先進製造業所需的機器人技術也依賴進口。

達斯3月在MarketWatch發表專文指出,1990年代初期以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支撐了經濟活動和資產價值,隨之而來的和平紅利導致軍事支出縮減、進而帶動稅率下滑並支撐非國防政府支出。然而,和平紅利目前正處於逆轉階段,保護主義以及針鋒相對的貿易限制可能導致價格與利率居高不下、進而使得毫無防備的投資資產面臨風險。

Business Insider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6月發表報告指出,美國經濟需要的是技術革新,川普總統的進口關稅不太可能解決美國製造業多年來的頹勢,機器人或人工智慧(AI)才有可能扭轉製造業生產力長期停滯局面。

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2025年6月非農業就業報告,半導體與相關電子元件就業月減1,300份至37.62萬份工作、創2022年1月以來新低,連續第13個月呈現縮減。

美國6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7,000人至1,275.0萬人、創2024年10月以來最低。FRED網站顯示,根據BLS的統計2025年6月製造業佔美國非農業整體就業人口比重自5月的0.07975降至0.07945、再創1939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

Reuters報導,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5年5月收取的關稅總額年增283%至破紀錄的230億美元,2025會計年度前八個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年增將近60%至860億美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